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王曙光:解开义乌大安寺塔身世之谜有待时日
作者:王曙光  发布时间:2014/04/08  已读:2362 次  文章来源:王曙光

解开义乌大安寺塔身世之谜有待时日

王曙光

     义乌城市标志性建筑——大安寺塔,今年究竟几岁了?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师金佩庆去年年底的一篇《破解大安寺塔的身世之谜》,将大安寺塔建造年代的初步考证的史料公诸于义乌商报,继而围绕该塔建造年份和相关历史考证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840岁还是900岁的大安寺塔建造年代之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安寺塔,见证了古老义乌的千年巨变,是义乌市民一段挥之不去的城市记忆。8月17日,义乌市文广新局召集各文史专家学者,展开学术探讨,得出了“大安寺塔身世之谜有待进一步破解”的结论。相信,历史终究会迟早揭开它的真实面目。

应尊重权威的历史文献记载

    “考证大安寺塔的建造年代,离不开有史可据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权威的历史文献记载。”与会的文史专家学者们认为。

    义乌市博物馆一直赞同大安寺塔建于北宋大观四年(900年之说)的观点。他们用大量史实的文献资料,以及现场勘察的实物资料,首先形成对纪年铭砖的看法:“大安寺塔塔筒内1至5层壸门或窗位置仍保留有一些铭砖,文字内容即‘庚寅岁建’、‘孝妻王氏建追荐故夫’、‘省幹吴忠翊速生天界’等。从砖铭文字看,塔上的铭砖应是南宋乾道六年庚寅岁(1170)王氏主持修建塔时所留,与造塔年代正好相隔一个甲子60年。”

    “不少历史文献记载表明,大安寺塔建于北宋大观四年,由邑人吴圭出资建造,供奉双林大士。南宋乾道六年,吴圭侄子吴若古夫人王氏为超度先夫亡灵速生天界主持重修,是为首次修塔。”义乌市博物馆还对宋史、《永乐大典》,以及浙江大学宋史研究专家龚延明教授等一些相关文献资料作了分析。基本认定,总领浙西、江东财赋、淮东军马钱粮所绍兴十一年(1141)始置,铭砖必是在此年份之后留在塔上。其次,“省幹”、“忠翊”为吴氏生前曾当任的实职和官阶。王氏系吴圭侄子吴若古的续弦夫人。宗谱记载吴若古第四子吴大年登进士,任上虞令,累官兵部侍郎,与砖铭“吴知县宅”相符。

    研究大安寺塔多年的金佩庆,除极为重视宋代实物资料等“原始证据”外,还对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他认为,文献记载,要“有史可据”,符合历史事实。研究大安寺塔建造年份,也不例外。

     发扬学术民主,两种观点可以暂时并存

    大安寺塔建造年代的研究和考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说话”,否则有悖于历史真实。有相关专家提出,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历史,两种或几种观点短期内可以同时并存。在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面前,作为学术研究,允许有多种学说存在。

    “在考古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方面,不能偏颇一方。”义乌市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骆有云,以前期河南曹操墓真伪考辨和镇江宗泽墓址之争为例,思辨地提出考古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觉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十分重要”。他说,840年之说,起码从古塔上砖的铭文、古代官职的称谓、王氏夫妇的生活经历考辨,似乎都有些事实依据,并非空穴来风的捏造与想像。他个人认为,金佩庆的观点可以成立,但要做史料的进一步完善补充。“至于840岁还是900岁的最终定论,两种观点都要做继续的深入研究,方可力求不偏执之见,以‘自圆其说’。”

     义乌市志办主编吴潮海亦认为,在权威专家学者下定论前,可允许两种观点存在,但应以原先的史料结论为主。“义乌先贤王祎、王袆名字之争前不久有了结果,这是否也意味着,在缺乏权威结论之前,需尊重历史文献资料,慎重保留原先的历史记载。”

    慢慢撩开大安寺塔神秘的面纱

   “大安寺塔建于北宋大观四年,因战乱基本被毁,后又在一个甲子60年的南宋乾道六年庚寅岁(1170)得以彻底重修,这种结论不是没有可能。”不少文史专家学者经过认真推断和考辨,发表了其真知灼见。

    基于该说法成立的合理推论是,吴圭当年出资建塔后,又在绣湖旁建造3座宫观,以供奉双林大士,其为绣湖一景。然经历靖康之乱,尤为青溪方腊农民起义势如破竹,其部队攻陷义乌。吴圭闻之从京师往家赶,试图募兵抵抗之,不料被方腊兵所杀,位于城中的大安教寺连同大安寺塔亦遭兵火洗劫。约60年后的南宋乾道六年,吴圭侄子吴若古夫人王氏主持重修大安寺塔。这一切,均与明《永乐大典》、《浦阳大辂吴氏宗谱》卷1、(内有《吴彦成墓志铭》,被收录《钦定四库全书》)、《延陵吴氏宗谱》,以及《金华文略》卷、明万历《义乌县志》卷3等记载吴圭造塔、及后人修塔行实完全吻合。

    从具有宋塔特征的大安寺塔砖铭上仔细分辨,现塔筒内仍留有多处“庚寅岁建”的纪年铭砖,其中一处铭砖的色泽呈黛青色,与其他青灰色有很明显的区别,并且其铭书为阴刻楷体,笔迹较之其他铭砖也有较大差异,疑为古塔建造时的纪年铭砖。至于外墙一二三层的主墙铭砖,与第四层上半部分及第五层墙体有明显所不同,但衔接自然,构成完整的承载墙体,就不难解释为重修此塔之故了。

    “对义乌历史的关注,文化是有灵魂的,需要传承。塔砖铭文记载史料翔实,此系宋代实物资料已毫无质疑,这对研究地方志很有意义。” 义乌市政协原副主席冯志来先生推断认为,古塔外形略显差异,砖块色泽不一,是否可大胆推断为两个不同年代所建筑。“北宋建塔,战乱被毁,南宋重修,完全是有可能的。”

     大安寺塔,是古老义乌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作为建筑艺术,它是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最明显例证。沧桑巨变,有关专家告诉我们,这座矗立绣湖之畔的古塔,历史上曾经多次修缮。7月上旬,为期4个月的抢救性加固维修又拉开了帷幕。走访古塔,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振奋与祥和。

    揭开大安寺塔这段神秘的历史面纱,已为期不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