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邵诚民
1.郭晓丹馆长开在金华市区将军路上,被翠翠绿绿花树围满,散放着阵阵香馨,名叫“茶里”的茶馆之前我曾去过。那是临近年终岁末,爱茶雅士们的一次聚会。当时,我走进茶里,我周身顿感一阵温馨拥来,走进那过道摆满香花、青竹、造型各异的山石、五针松等古朴素雅的里弄,一种家的感觉油然而生,使人亲切,也倍感震撼。感于那种强烈浓厚的、别具一格“茶里”才有的自然简朴、异香天乐、别有天地的茶室布局,我为之曾赋诗一首:
“岁末雅士聚茶里,
谈茶论诗暖春意。
壁上黄泥素简美,
壶中红茶暖心脾。
感恩真情茶艺奇,
难忘温馨茶醉迷。
呷茶品茗听春声,
得意人生唯茶依。”
郭晓丹与她的“茶里”茶馆
看来我和茶里人生有缘,此次我和郭馆长约好,到茶里听她讲述她与茶的缘份。那是个初夏的日子,天空布满浅灰露出些许蓝色的云,早晨吹到人身上的风还有丝丝凉意。我到茶里时,郭馆长电话中说路上车阻,让我先喝点茶,一会儿就到。一位边扫地边给过道上那些花花草草洒水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问我找谁?我说找郭馆长已约好了。她哦了一声,忙推开门,让我到茶室先坐会儿。然后,她又认真搞起了卫生。我从书架上找了本有关金华茶文化的书,没看多少,郭馆长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她歉意地一笑,秀气的脸上柳叶眉一扬,说:不好意思呵,今天有位客户装修家中的茶室,为买到黄豆大小的砂石已找好几处,都不合要求,为这事费了好多精神,但为了让客户满意,也只能辛苦些。说着笑容可掬地让我坐到一張泛出古朴光亮的茶桌旁,边品茶边聊起了她的茶艺人生。
开茶楼从事茶艺事业之前,她已有被人羡慕的职业,在海关配套部门报关行做报关员。有一次有事去上海,看到那茶楼装饰高雅,具有浓重的华夏气息,摆设了传统的桌椅、茶具、而且还集名茶的销售、品茗、批发和茶艺交流为一体。为适应不同层次茶客的需求,茶资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在清晨五时半至九时向老茶客推出特价茶,此举,吸引了老茶客的光顾。看到茶楼生意不错,她第一次心里有了想开茶楼的梦想。可促成她开茶楼的是因家里建房要买树,在福建一户人家看树,那户人家夫妻很热情,在田间破旧的小亭子里却拿出一套很有特色的茶具煮茶。她端着那茶杯揣摩再三,不忍释手。暗暗在心里下了决心,回金华后就着手开家与众不同的茶楼。忙完工作,吃晚饭后倒了杯茶,她对丈夫谢永俊说起想自已开茶楼:金华人喝茶的理念不明,习惯也不好,一壶茶泡一整天,要想改变这种喝茶方式,开家专门健康喝茶的茶楼。丈夫向来支持她的想法,听她说要开茶楼就说,好啊,地址和茶楼名都想好了吗?哦,茶楼想开在金华市东阳街和李渔路十字路口,至于茶楼名称已和文化界朋友切磋过,叫“柒茶叁客”茶楼。哎,这名字很新颖,确实非同凡响,好啊!正合我意啊,此名可是有高人指点,柒茶叁客是古老的礼仪,柒与叁加起来又是十全十美,寓意深远。她颇为得意地对丈夫说。丈夫一笑说:行,我挺你,要开就开出自已的特色!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2008年开始筹建“柒茶叁客”茶楼,当时,没有参照金华本地茶楼规模,约一千四百多平米。楼上专事喝茶,每个包厢配有茶艺专业师。对员工的管理郭馆长也有与众不同的管理方式,严厉中有人情。她要求员工都能按茶艺师那样为客人服务,知道中国茶的特色,对于健康的价值,茶的营养价值,如何加工、如何泡茶等等都要熟悉于心。她语重心长地说:只有这样认真去做,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顾客了解茶、知道茶,最后爱上茶啊。对员工的培训,也是自己见缝插针去做,再忙也要给员工安排茶道课,以绿茶为主,对此,郭馆长考虑到对胃有损害,就用紫砂壶泡茶。而且以云南普洱茶为主打茶品,在当时的金华是第一家。普洱茶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原因是其越陈越浓越香的特点,茶友追求老茶,实际上是追求更高品质的品饮体验。当时,对茶楼空间内部布局按郭馆长当时设想:敞亮、整洁、美观、和谐、舒适等要求来规划,于2010年竣工开业。可喜的是,柒茶叁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当时,正赶上要申报星级茶馆,说心里话一时压力如山,但再难也得去做。幸福的是家里人懂她、支持她。特别是丈夫每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非常给力,给她温暖、给她力量,让她能全力以赴去面对千变万化的茶业界的搏击和竞争。在金华茶业行业,柒茶叁客的软硬件也符合国家四星级茶楼的申报标准,加上她有卓越不凡的茶业和茶艺上的创新理念,为此,赢得了茶业和茶艺同行的交口称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柒茶叁客先后于2011年被评选为首批国家四星级茶馆,在2012年的义乌茶文化节上被评为浙江知名茶馆,2013年又被评为全国百家茶馆等荣誉称号。当然,这些称号和荣誉的背后,不仅仅是由于达标的软硬件设施,而是那时候在她带领下,所有从业人员身体力行的茶文化推广,也是由她带领的团队与茶友交流互动共同成长起来的好口碑。
2.在2012年时,茶行业开始进入了历史上一个消费低潮。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敏锐地感到,来柒茶叁客喝茶的大部分茶客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茶知识,在喝茶上也渐渐的有了自已较明确的喜爱与见解。渐渐的,常规意义上的棋牌式茶楼已不能满足所有茶友的需求了,更不能满足整体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她反复在心里琢磨着:如何继续给茶友们提供更高级的营养?如何才能实现更长期性的、更良性的循环,成为了当时柒茶叁客面临的最艰难抉择。2013年她选择在金华市区将军路上,筹建心目中“亲切、熟悉、自然、温馨”的被普通百姓喝得起,忘不了的“茶里”茶馆。要知道,开一家让人耳目一新的茶馆,是她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柒茶叁客那种现代、气派、豪华虽名震遐迩,但这与她对茶的深刻认识以及茶的自然本性相去甚远。在与茶的长期厮磨中,于是,她决定开一家自然的、质朴的、可以茶修的茶楼,茶里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由此也可以说,茶里是她人生旅程中智慧的结晶和茶艺事业上的一座丰碑。2014年茶里建成,她以健康喝茶为基石,以普洱、茶器、生活、美学为思路,在金华茶业界率先转型,一时成为美谈。对此,她颇为动情地说:茶里,可说是我对茶、对人生新的启程。在有茶的基础上,要真正走到茶的里面,让自已、让所有人对茶加深了解。多少年心血的积累,与茶友之间建立的这份信赖绝对离不开高品质茶的这一基石。就普洱而言成就将来的老茶,不仅仅是要有今天的好茶,更要有悉心照料的姿态和好器具的配合。在茶里,手工器具也是茶里独有的特色。选取器具以健康的泥料为先导,以存茶、品饮为两大需求点,不同的料,形适用于不同的茶。我们坚持器具一定要上手,不上手的器具是泥、是沙、是木,只有上手了才与茶相得益彰。同时,茶里也坚持所有的美好都是不能有负担的,喝茶、选器具都要循序渐进、进退由心。为使茶里走进老百姓心里,茶里还经常联动相关品牌,举办各种与美学挂钩、渗透于生活的活动。多年来,从专业的茶事活动到书法、养生、香道,联动红木品牌“明熹堂”打造专属于茶室、禅房的经典明式红木器具,与金华本土品牌共同推广市集活动。颇有名的如:第一百货清明品茗、帝壹城创意市集等。对此,她无比自豪地对我说:茶里使我成长,做强、做大,做好茶先要人做好。茶里源自于柒茶叁客,如今的茶里是普洱茶“澜沧古茶”的品鉴中心。当时,提出品鉴中心此概念,在金华我也是第一家,此也是我要开茶里的想法。虽然起初做普洱茶时,也承载着反对的压力,幸亏丈夫挺我,每天早上都笑着鼓励说:晓丹啊,努力去做茶,相信你定能成功!丈夫的话,如春风吹在我心里,让我倍感温馨,让我泪水盈盈,也激起了我那为茶业永远进击的斗志!在家人的支持下,投入资金四百多万做普洱茶。在茶里,要求对每个客户做好服务,细心呵护,用心去做茶。茶里,让人认茶、懂茶、爱茶。洪世川老师曾要我跟他学画,家里的父母却要我去学会计。但我却对茶非常钟情。认为:独品得神,对品得趣,众品得慧,愿把茶文化作为终生追求的人生目标。2016年3月1日至3月15日,遵照金华茶文化研究会的指示,金华茶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好茶缘茶艺培训中心、举岩贡茶馆等27家茶馆开会成立金华茶馆联盟,她被选为该联盟的盟主。作为盟主,肩上的担子重了,但她信心更足了。她告诫自己,不能辜负领导和盟友们的期望,把握好伟大新时代蓬勃发展的机遇,同心协力,为八婺茶文化发展再创新功!
3.学茶以来,让她颇为受益的是2017年上半年,在大连听日本老师上茶道课,听后才知日本的煎茶道源自中国。1654年黄檗山开山祖师隐元禅师把中国的煎茶文化传到日本。在中兴祖师卖茶翁的影响下,煎茶从寺院普及到民间。1920年黄檗売茶流第一代家元把中国煎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更深入的统一,创立黄檗卖茶流派在民间普及煎茶道。后来,中国的僧人妙行和尚来到日本总部拜见第三代家元,深入了解煎茶文化及煎茶道的渊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煎茶道文化,可以再传回到中华大地。此次在大连听课四天,对日本的茶道艺术有了初浅的了解。日本老师说,如要深入了解日本的茶文化,至少学五年,而且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毕业。
在日本上课时,那是2017年秋风送爽的季节,时间八天。让她无法忘怀的是拜见日本家元老师的瞬间,他不断地躹躬,颇为动情地说:我终于等到你们了,终于有中国的学生来把这套缘自中国的茶道学回去,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啊!老师的话,让她和同学好感动,都流泪了。当时,她心里就有了新的想法和目标,感觉习茶的道路才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期间在日本万福寺举办月见茶会活动。那天,她走在日本京都的大街上,觉得日本京都的一大特点就是寺庙多,几乎走不了几步就是寺庙,要不是神社。她边走边看边问去万福寺的路,可惜很多人都摇头说没听说过。还好问到一位日本老人,原来万福寺在京都北部的宇治。转了几班车,最后搭乘京阪宇治线才来到黄檗山。下车后感到此处非常幽静,游客也很少。此时,她想为什么要到万福寺办月见茶会呢?后来打听到,原来这是由明朝的一位福建高僧名叫隐元法师修建的,而且这万福寺还大有来头。因为隐元法师是福建人,他东渡日本时已是63岁高龄,在古代这绝对是高龄了。他是开辟日本“黄檗宗”的祖师。隐元法师东渡日本后传播的却是中华大明文化,也等于说,中国当时已经改朝换代了,但隐元法师这样做,是让明朝文化在日本继续得以延续。这时,她走进万福寺,看到那寺庙气势恢宏,呈现典型的中轴线布局,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威德堂,一幢连一幢,蔚为壮观。特别是那大雄宝殿内的巨大木鱼,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中轴线式建筑布局缘自宋朝始。如今,亲眼目睹日本建于隋唐时期的寺庙均是以塔为中心。可后来中国变了,日本也紧跟着变了。由此,可以看见中华文化征服日本的见证。其实,万福寺也是现在日本很多茶道流派的大本营。看起来,日本人真正喝茶,还是从隐元法师那时到日本传播中华茶文化时开始的。所以走在日本的寺庙中,常常会有一种时空迷失的感觉,有时候会产生一刹那恍惚,分不清自已是在东瀛岛国,还是在我泱泱华夏!
让她幸福的是,此次在日本万福寺茶会,她还被老师指定为茶会的主泡,穿上日本和服那瞬间,老师和同学们都喊:哇,简直美呆了啊!整个流程她以完美的茶艺演绎的精彩纷呈,受到在场老师同学的好评和喝彩。
4.此次和郭馆长聊茶,使我也学到了不少妙招和道理。她说: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一整天喝一大壶茶,茶没味了。茶要慢慢品味,健康饮茶很重要,如茶泡的时间长了,就不好了。当问她喜欢看些什么书,她说了林清玄的《平常心,观自在》;汪曾祺的《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日本森下典子的《日日是好日》等书。回想学茶一路走来,虽没有惊心动魄,但也是坎坷不平。通过学习,逐渐体会到茶道带给她的那种平常人体会不到的那种愉悦和通透。虽茶道程序复杂繁琐,动作要求之精准,初学者往往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甚至为了喝一杯茶,从早晨开始直到日暮才能饮下。而教茶道的老师也不说为什么,只是要求照着做就可以,使学者很困惑。反复的训练,使得技艺日益精进,而茶道真正的精神在于道。生命的历程是体验的历程,点滴的组合,不断地修正的过程。而多数人却是在迷茫中度过,不能把握住这仅有的一次机会。不是在懊恼中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而失去了最宝贵的当下人生。“想见面就见面,有喜欢的人就明白的说”,感受当下存在的一切美好。人生是苦的,其实不然,人生苦多是因为自己在一直的设限,制造了太多的烦恼。杜秋娘诗云: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好好的把握,好好的体验,享有“日日是好日”的人生。
(此文曾入选《那山那茶——金华茶人风采录》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于2019年10月)
【作者简介】邵诚民,男,笔名:南方石,1953年5月出生于浙江金华(祖籍东阳紫溪村),浙江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9年5月曾支边内蒙古插队数年,1976年秋按知青政策顶父职返金,在汽车运输行业工作至2013年5月退休。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1997年开始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著有诗集《人生不是梦》、《送你一朵玫瑰》、长篇文学传记《邵飘萍传》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