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清明美食专稿】清明馃,透露出浓浓的乡愁味(作者:王建明)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15  已读:1140 次  文章来源:

【清明美食专稿】 

清明馃,透露出浓浓的乡愁味

 

王建明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快到了,江南很多地方都有一种习俗,那就是吃“清明馃”。“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青团的诗句,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们就有过清明、吃青团的习俗了。

“清明馃”,又叫艾团、青团、艾饺等名字,主要是采用了艾草作为原料,艾草又称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新鲜的艾草需用石灰水腌制,然后用石磨或石臼磨、捣后,混入糯米粉揉捏,再用石臼捣至非常有韧性,再填入馅料,根据不同喜好,馅料有芝麻红糖、红豆沙、竹笋盐菜等。通常的“清明馃”一种是用刻着花草、鱼、瑞兽的模板压制,另一种是用手工捏做,以三角型、鲫鱼背、饺子状为主。如果没有加艾草,“清明馃”味道就完全不一样。做成不同样式的“清明馃”,须放到蒸笼中,隔水慢慢地煮了。过一会,蒸汽上升了,这时浅绿色的“清明馃”渐渐变深了。揭开蒸笼的那一个瞬间,像是漫天雾气春天的山峦,最馥郁的是那一股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吃到嘴里,似乎不经意间将春天气息一并吞噬到肚子里,吐气中更是带有清淡却悠长的艾草香气。

清代的大美食家袁枚曾在其《随园食单》中描写如何制作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义乌城乡一直延用传统制作方法,清明节前我们走进赤岸镇尚阳老街,有一家“尚阳佬”点心铺用老手艺、老配方,做出老味道的“清明馃”,透露出浓浓的乡愁味!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