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中腹地打造4000亩希望田野
种粮大户冯向伟年产粮3600多吨
王曙光
初冬的义乌,有些寒意,可在浙中腹地赤岸乔亭村的大片田畈里却热气腾腾,轰隆隆的声音响彻耳际,4台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着沉甸甸的稻谷。昨天下午,站在田头的种粮大户冯向伟有些疲倦,但很开心。他告诉我们,收割已接近尾声,这40多天时间里,自己每天投入的大型机械就达近30台之多,其中有收割机、拖拉机、烘干机等等,这样下来今冬可向国家交售晚稻1450吨,全年产粮数量达到了3600多吨。
喜看稻菽千重浪
现场收割一角
义亭有冯泽宝,赤岸有冯向伟。今年44岁冯向伟,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已有10多年。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这位被誉为“稻田守望”者,从种植50亩水稻起步,现已发展到现在的4000亩左右。设备投资已达580万元,植保无人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耕作机、施肥机、粮食烘干机几乎一应俱全。他除了在本镇和佛堂进行土地流转以外,还向东阳等地“拓展”,跨地域流转、种植的面积比例逐年增加。
接受记者采访的冯向伟(中)
“你好像瘦多了!”面对我的话,冯向伟笑了,显然比我们2个月前采访他,干练得多。在他看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他向国家多交粮责无旁贷。不仅如此,他还向义乌城区居民供应优质生态米200吨的量,同时往杭州等地输送。
“供应城市居民的甬优17号米质怎么样?”冯向伟告诉我们,“自然是口感较好,香气足,比较畅销啊。”
在赤岸以至义乌现代农业企业主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一个不认识冯向伟的,也无人不知他的“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说起来,他是受义亭镇种粮大户楼国三的启发,开始从种植甘蔗转型到种粮。目前,他拥有粮食烘干机20台,是全市专业合作社里数量最多的;植保无人机2台,也是全市购置最早。
稻谷将进入烘干等程序
设备投入相应增加,各类成本费用有增无减,曾一度让他苦恼。可苦恼却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冯向伟这些年从发展农业机械化入手,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做深做精粮食产业。名声大了,还主动为种粮户上门提供粮食烘干服务,且价格合理。
“接下去还有什么困难吗?”他向我们吐露,明年有500亩成片晚稻列入了“美丽田园”,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田园’已规划设计完毕,很期待上级的支持,自己将全力发展500亩彩稻,力争农旅结合,打造田园综合体。”此刻,他又信心满满。
(摄影/吴优赛 王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