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系列专稿】辉煌七十年 作家赤岸行16:乡间风物最宜人(作者:王茂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20  已读:888 次  文章来源:

辉煌七十年 作家赤岸行16 

1568245178473619.png

乡间风物最宜人

王茂兴

  群山环抱中的雅端,陈氏先祖在此发族建村已历800余年。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很多东西随风逝去,也有不少沉淀下来,世代传承发扬光大。当我踏进这个名声在外的山村时,分明感受到它不一般的风俗人情,别有风味,引人遐思。正所谓旧事如流水,新韵已吟成。

  和风秋阳,村边高大的栾树上,花儿正竞相开放;桂花残香,无拘无束的在村中弥漫,充盈在角角落落,填满每个空间。容安堂的门厅里,坐满了聊着天的老人们。见有人进去,让座、问询,一派祥和好客的气氛,让初来乍到的我们瞬间体会到乡间民风的真诚朴实。他们说村里人就叫厅,或者大厅,没人叫容安堂的,只要说厅或者大厅,村人都心知肚明就是这个地方了。还有后面的遗安堂,村里人也不叫的,只叫楼下厅。 雅端老人的笑声 姚祎摄.jpg

雅端老人的笑声  姚祎摄

  靠门边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大家交谈时,他只静静的听着。我凑过去问他,高寿?他摇摇头,大概没听清抑或没听懂。我又问他今年几岁了,他听清了,口齿利落的说,属兔,93岁了。旁边的老人们都说,他是我们村的老寿星之一,身体蛮健,三年前还种菜呢。老者说他叫陈洛球,年少时家贫,没上过学,很小的时候就上山下田干活了。成人后外出当长工,枧畴杨就做过两年,每年五六担谷的工钱,辛辛苦苦忙一年,马马虎虎过个年。如今好啦,政府为老人发补贴,比亲生儿女的赡养费还多些,老人享福咯。我问他在田畈都干过哪些活,他有些得意,说田里的活还有没做过的,种田人嘛,犁耙耕耖还有哪样不会的;像读书人,琴棋书画,也要件件精通啊。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漾起了浅浅的笑意。

  在闲聊中,老人们蛮自豪的说,现在政府为老人发补贴,确实得民心。但雅端村很早以前就有个养老会,是村里的陈姓太公拨出四亩良田,收成分配给60岁以上的陈氏村民。每年调整享受人员,过世退出,满60岁补进。这做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让周围村庄的老人们羡慕不已。

  我们参观完大厅转到楼下厅前,有村民指着后面说,“看,那后面原来还有一座厅,40多年前遭火灾没了。本来三座厅堂,前后排列,很有气派,可惜不完整了。”我们进到楼下厅里,里面陈列着一些服饰之类的老物品,天井里杂草萋萋,显得有些零乱,一只老猫正躺卧在一堆老帽饰前打盹,让人恍然如梦。走出楼下厅,阳光正懒懒的洒在天井里,此情此景,“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之感油然而生。建造它的主人,早已驾鹤归去,如何保护、利用、开发古建筑却是刻不容缓。

  在容安堂左右两侧隔着弄堂的厢房里,是雅端的民俗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内容详实,图文并茂,产生了让我这农民出身的也叹为观之的魔力,觉得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徜徉其中,村史、风俗、农耕、匠作、纺织、建筑等等,一件件实物,一桢桢图文,一桩桩往事,就如同穿越时光的珍贵档案,展现在眼前。800多年的雅端积淀,让你领略到耕读传家的恢宏气势,积善门第的宽阔胸襟,勤俭创业的不朽传奇,敬老睦邻的和美村风,一切都那么鲜活而厚重。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往昔繁华竞逐,今日欣欣向荣;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记得住的乡愁 王健红摄.jpg

记得住的乡愁  王健红摄

  时近正午,我们在参观陈氏宗祠时,看到了近旁的居家养老中心。这倒是新时代的新产物,要比村里早先的养老会进步吧。我们走了进去,正看到炊事员忙碌着,蒸笼里溢出了大米饭诱人的清香,案板上是切好的香干和咸菜,硕大的炒锅里正炒着茭白猪肉。一把大铲子在炊事员的手下,挥舞的出神入化,恰到好处:沿锅边下去,一捅到底,迅速翻过来,再一铲子下去到锅底,又快速翻转,不几下,一大锅菜都已荡过秋千,翻过跟斗了。

  在歇息一下的空当里,我们聊了几句,知道了雅端的居家养老中心,已办了5年,现在有75岁以上的50多位老人在这里就餐。虽然限于条件,弄不出山珍海味,都是家常小菜,但口味适中,老人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雅端采风留个影 王健红摄.jpg

雅端采风留个影 王健红摄

  在我们参观与交谈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老人们进来了,准备用午餐。有老人就骄傲的告诉我们,他们雅端给老人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这是临近村所没有的。看我们问这问那,还以为我们是民政部门或者是镇里领导,纷纷围拢来,七嘴八舌地表达意见,在感谢对老年人优待的同时,也希望给老人们更多一些的关心。我们说只是一群参观的人,他们似有一些不信,说来参观的人多是看看,拍个照就完了,哪有又是问又是记,又拍那么多照片的。我们知道,在厚道淳朴的老农面前,有些解释是多余的。我们说国家强大富裕肯定忘不了为国家出过力,流过汗,作出过贡献的老人们。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改革开放进步发展的红利,也会更多惠及老年人的。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马观花似的在雅端村转了大半天,它的宁静和谐,它的开放大气,还有它特有的景物所呈现的风情万种,都让古老的山村焕发出崭新的青春魅力,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