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王锦豪:雅治街古建拾遗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11  已读:563 次  文章来源:

雅治街古建拾遗

 

王锦豪

 

雅治街并不是一条街,而是一座千年古村落。村里至今留有一条数百米长的老街,两侧的明清建筑依稀见证着昨日的辉煌。

对于一个喜欢有“历史”的人,会钟爱一切带着古典意味的东西。在雅治街,我所说的历史,是指岁月在这里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大到这一群的建筑,小到这建筑上的一个小小的构建,仿佛是一部慢慢回放的纪录片,在岁月的印痕里如水印般的逐渐清晰、明朗。

雅治街最有特色的建筑,莫过于朱氏宗祠了。这座建筑坐北朝南,是义乌唯一一座中西合璧的洋房式宗祠。走进祠堂的大门,光阴瞬间轮回,门外是人间朗朗乾坤,门内却是悠悠历史沉淀。抚摸着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视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栋、檐柱、屋脊,观赏雕刻在房顶木梁、窗棂和门楣之上的细腻纤巧、精美绝伦的鸟兽花草和古代戏文图案,一股怀古之情就滋生在心头了。

宗祠有主屋25间,一个大天井和两个小天井,古色古香的品字布局跃入眼帘。重修于1936年,正立面有罗马柱门墙,有石膏雕塑,有拱形大门和窗户,还有60根7米长的石柱。据说,石柱是地方乡贤朱献文独自捐助500块银元购得。2005年祠堂重修时,向各地学者和书家征集了76副对联,镌刻在石柱上,整个祠堂仿佛是一座书法对联陈列室。宗祠内有两座泥塑像,供奉的是当地朱氏祖先、东晋名将朱礼夫妇的雕像,上面挂有金威将军的牌匾。 

我觉得这些古旧的气息并非已与时代疏远,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驳和沧桑,蕴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民俗与世情。

东山公祠是雅治街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格局规整,建筑高大宽敞,用材粗大,做工考究,文物价值较高。该建筑坐北朝南。为前后二进五开间左右穿廊组成的院落,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98.43平方米。硬山顶、清水脊。设五花山墙,三合土墁地。门厅明间辟随墙式石库门,门额石匾阳刻“东山公祠”四字,明间为抬梁结构,前后双步月梁。次梢间为二层楼屋,用穿斗式。大厅为敞开厅,明、次间为五架抬梁前后双步,用四柱九檩。左右两侧为穿廊,两层楼,底层贯通,用二柱三檩。

走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古旧民居如同阅览一卷卷雅治街文化积淀的绵长历史画轴,让人不得不感慨这里的厚重。

增塾屋系民国时期的老房屋,是由毕业于浙江高等巡警学校,历任浙江临海、永康、宁波、上虞等地警察官及江西高等审审判厅书记官等职务的朱增塾所建。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60余平方米,正厅面阔三开间,左右厢房,二弄组成,呈三合式院落布局的砖木结构。明间底层敞开,次间隔断。整体建筑为二层楼,硬山顶,山面设马头墙,前檐柱施牛腿出挑,二楼为穿斗式结构,前檐设槛窗,带美人靠栏栅。门额上书有“其旋元吉”四字,做工考究,建筑木雕十分精美,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其子朱荣贵,其孙朱通曾居此屋,后曾为村办公场所。

每一座古建背后都不乏感人的故事,都有一段值得怀念的历史,这些物品的存在也让村民有了回味故事、缅怀历史的场所。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