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闪烁的那缕光
――回访义乌籍“活雷锋”金正洪
应元亮
那是1994年3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做太阳的一缕光》的长篇通讯,报道义乌籍志愿兵金正洪“学雷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并配发评论《可敬的一缕光》。
当时,他在王杰生前所在部队担任警卫连司务长,入伍12年,坚持12年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他数年如一日,矢志不渝,捐助“希望工程”、资助困难群众、积极无偿献血……
当社会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呈多样化趋势,且更多地注重物质利益,以至于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时,金正洪却是以执著的追求,为净化社会环境,提高道德水平,向社会播撒“一缕光”,播洒一片真情。
金正洪把自己比作“太阳的一缕光”,竭尽全力为社会为他人送去光明和温暖。金正洪做的好事,虽然受惠的只有一小部分人,但其积极影响却不可估量。在“学雷锋做好事”,净化社会环境,提高道德水平这部宏篇巨著里,他记下了辉煌的一页!
2004年,金正洪从团职领导岗位转业回到家乡义乌,他一如既往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并带领众多的战友、同学、同事和朋友,传递积极向善,和谐美好的社会风尚。耳闻目睹,真切地感受到:金正洪初心不改,仍是当年那“可敬的‘一缕光’”。
一个感恩电话,演绎着三十多年的善爱情感
2019年年初,刚开完义乌市“两会”的金正洪忽然接到来自苏北的电话:“大哥是我,殷辉。”“殷辉,你过得还好吗?”自从2004年转业回到家乡后,虽不曾联系,但在金正洪记忆的长河中这个名字从未淡出过。
那是1985年的秋天,金正洪在徐州饭店学习烹调。午饭后,见没什么事就在外头转,在徐州火车站广场公交站台旁,见一位看上去有十多岁的孩子,衣服脏兮兮的,不知多少天没洗了,正尾随一名拿提包的旅客。
“不好,有小偷。”金正洪潜意识跟了上去。当小孩把手伸向旅客的提包时,他一把抓住,厉声问:“你要干什么?”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小孩吓得面露难色,胆怯地回答:“我饿,叔叔!”
金正洪见小孩那张虽多天没洗的脸,还透着几分邪气,一股怜悯之心突然涌上心头。自己小时候,离家坐错了站,不还是遇上好心人的帮助,才没受什么苦吗?这个小孩如果放任不管,也许社会就会多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假如,此时伸手拉一把,或许他就能重走正道了。
这么一想,金正洪的心也豁然了,这个小孩理应给他一份关心。于是平和地说一声:“别怕,跟叔叔来!”
走进饭店,金正洪买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小孩虎咽狼吞,几口就扒完了。
“要不要再来一碗?”小孩点点头。
交谈中,得知这位小孩家住江苏宿迁的农村,三岁那年父亲离世而去,刚懂得点事,母亲也因病撒手而去。没有爹娘的他从少就跟自己的哥嫂一块过日子。这次,因小事与嫂子拌嘴,离家出走已有半年之多。先后在南京、兰州、徐州到处流浪,过着走一路要一路饭的乞讨生活,饱一顿饿一顿不说,还挨了不少骂,这次实在饿得受不了,才出此下策。
听完这些,金正洪的眼圈红红。心想如果这小孩在正常的家庭,应该坐在学校的教室里读书,为美好的未来而奋读呢。而此时的他不仅失去了母爱,还流落街头,长此以往,难道就不会成为社会的罪人吗?“听叔叔的话,回家吧!”他哽咽着好言相劝。小孩点点头。
“走,叔叔带你去洗个澡。”从澡堂出来后,金正洪花了三十多元从商场买了一身衣裳,此时的小孩显得精神多了,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叔叔,我会记住你的话。”在去汽车站的路上,小孩这样说。不过,金正洪还是多了个心眼,给他的哥哥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希望给小殷辉有个温暖的家。
原曾想这个叫殷辉的孩子已回宿迁老家,会好好过日子,没想到从他哥哥来信中得知,小殷辉并没有回家。
“去哪里了?”金正洪来到了徐州市的铜山县,花钱做了寻人启事。过了几天,还是没有殷辉的消息。当他再次跨进铜山县人民广播站的门时,上次接待过的女播音员感动了,说:“像你这么热心的好人,我第一次见。这样吧,我就免费给你播寻人启事吧!”
后来,听说这些流浪的人会关进在徐州靠近安徽肖县的三铺看守所。连队柯副指导员胸脯一拍:走,我陪你溜一圈。当他们开着三轮摩托车风尘仆仆赶到三铺,并没有要找的殷辉,只好扫兴而归。
两天后,殷延利也从宿迁赶到徐州。经过一番寻找,在长途汽车站看到了他那熟悉的身影。“辉弟啊,你何时才能长大,不要让家人操心?”
殷辉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俺哥,我保证再也不会。”当天,他们哥俩就离开徐州回去了,殷大哥走时紧紧握住金正洪的手,几乎有些哽咽:“兄弟,这份情咱啥时能还得上?”
“大哥,快别这么说,让他长大成人也是为哥的一份责任吧!”
汽车驶出徐州,慢慢的向南行驶,也带走了金正洪的一份牵挂。
次年的大年初三,金正洪和炊事班战士李书堂辗转来到宿迁叫殷西的小村。没想到虽是过年,却拿不出招待他俩的菜,每个月只有十多元津贴的金正洪放下50元钱,十分不安地说:“大哥,过个好年吧!”
后来的几年,殷辉不再往外跑了,有时也去部队。金正洪也会送给他一些衣服,鞋子之类的生活用品。而殷辉自从到徐州市郊的大黄山朱庄煤矿上班后金正洪心想:“这孩子终于走上正道了。”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殷延利大哥又从宿迁赶到了连队。那天,金正洪在忙于连队的加餐,他进门第一句话就是“金弟啊,你看这个不争气的辉,又不知去了哪?”
金正洪放下手中的话,安慰道:“大哥,你别急,慢慢说,怎么回事?”
原来,自从殷辉去煤矿上班后,家里人就到处张啰给他找对象。当地的因家境实在太寒掺,说媒的也不愿踏进门。好在,家住大黄山的三叔在《知音》杂志上发了条征婚启示,没想到一位在武汉打工的来凤县姑娘,按照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大黄山三叔的家,可淘气的殷辉已不在煤矿上班了。眼看一桩姻缘就这么断了,金正洪心里更急。
张啰殷延利大哥吃好饭,然后请假去市区殷辉可能去的地方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庆云桥一块小餐馆找到了他。
“你真淘气,婆娘都找上门了,自己还悠闲自在,将来如何当好爸?”责怪的话是多余的,当务之急还是让他回到矿区上班,以便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真正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但事与愿违,当金正洪陪他回到煤矿,接待的陆书记明确告知:殷辉已不能上班了。原由擅自旷工近10天。金正洪深知纪律对一个单位的重要性。但以殷辉目前的处境,假如他不回煤矿上班,那么武汉来的那一位姑娘显然会一走了之。如果是这样,也太可惜了,这样的机会对于殷辉来说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于是,金正洪耐心讲述了殷辉的特殊情况,并说“陆书记,你看能否帮一个忙,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陆书记摇摇头深表为难:“这事要通融,也得跟张矿长商量”。
见有回转余地,金正洪喜出望外:“陆书记,那么张矿长在哪?”
“张矿长去参加江苏省的煤炭工作会议了”。
正在焦急万分时,金正洪打听到:江苏省的煤炭工作会议会场并不在南京,而设在徐州市郊大黄山的一个矿区上。得到这喜人的消息,金正洪顾不上吃中饭直奔会场。
在会场门口,从会场出来的淮阴矿务局局长一直默默听着,当听到金正洪与殷辉素不相识时,局长被感动了,对一旁的苏矿长说:“你看,一个解放军战士,跟我们的殷辉无亲无故,却倾注了那么大的热情,而我们作为殷辉的主管单位,却因规定而无动于衷,太惭愧了!这件事请你给办好!”
殷辉终于如家人所愿,可以继续在矿里上班了。不久,他和武汉来的文桃英结为夫妇。来年,他们抱着小孩来部队给金正洪拜年,文桃英讲:“大哥,殷辉走到今天,全靠你的帮助啊!”
“弟妹,快别这样说,你能从湖北千里迢迢来到江苏不容易,也是殷弟的福气,只是日后的日子难为你了。到时,有什么难处跟我说吧,我会尽力的。”
然而没想到近二十年不曾见面,通过“宿迁好人”卞苏强又把这条善爱的线联上了。当听到殷辉说“日子过得很好,小孩子已成为研究生”时,金正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力邀来商城义乌做客。殷辉也爽快地答应了。
近五万毫升献血量,记载着漫漫爱心路
2004年春,金正洪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这一年因忙于一些事,只是夏天时在义乌血站献过一次血。这天,没什么事,他再次来到了血站。
“对不起,我不能给你抽血。”
“为什么啊?”如当头一棒,金正洪有些晕。
“上次的血检呈阳性,你有不良记录,因而不能献。”
这怎么可能呢?自从1989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已有二十多年,走过了一条漫漫的献血路。先后在京城309医院、古城西安、以及江苏徐州等地都献过血,可从来没发生这样的情况。献血已成为金正洪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么能停止呢?
那年,还在连队时,也是金正洪的人生处于最低潮的1989年冬天。连队分到10个献血名额。战士们因从没献过血,都害怕。而金正洪想自己是名多年的党员,又是老兵,这个时候需要带头。
到了连部,金正洪要求参加献血。汪指导员问“你行吗?”
也难怪,自从上级工作组撤离以来,这些日子,让金正洪这个同年兵的政治主官着实操心不少,师首长怕他想不开,周围又有不少的议论,而最难熬的当属汪指导了。
“没事的,不就献次血吗?算我一个。”
那天,连队十人一早来到了位于淮海东路的徐州市血站。献血台上金正洪看到了师政委陆凤彬少将,他那坦然平静的笑容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15分钟后,终于走下献血台。可红色的献血证上,只记下150CC,也就是金正洪献血时间比人长,献血量比人少。
“真没用,血到哪去了?”见这个结果,金正洪对自己很不满意。
次年的12月13日这一天,为证明自己是有用之人,金正洪再次来到血站。这一次,不到五分钟,200CC的血袋就满了。“原来,我还是有用的爷们”。一路上,金正洪狂奔回到连队,顾不上休息,就去酱油厂去拉酱渣。因出汗多,用凉水擦洗身子,没想到当天夜里感冒发烧,躺了两天。第一次献血失败,第二次献血生病,还会有第三次吗?
“谁想献谁去,反正我再也不去了。”
但发誓没过去多久,又被一则报道所改变。
那天,金正洪不经意间在杂志上看到,我国年临床用血在千吨以上,大多是有偿用血,病源血、劣质血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在西方的大多数发达国家,无偿用血占临床用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与我国相近的印度也在百分之四十以上,可我国不足百分之十。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再也坐不住了:“不行,我国人多,血源足,为改变这种状况,我要带头示范。”
于是,金正洪从每年的一次增加到四次,每次二百增至到四百。看到不少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特别是年轻人,他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怎么也想不到献血16年后,竟然不能再献了。
后来,工作人员告知:去年7月在义乌献的一次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金正洪并不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但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因为这之前,他还在徐州献过血。
当时,金正洪就拨通了徐州市献血办的电话,询问:这是为什么?
他们告诉:像他这样长期坚持献血的人发生丙肝的可能性很少,应该属于误检。
为慎重起见,金正洪又向全军血液中心三O三医院请教,答案是相同的,并让他去复检。赶到义乌市中心医院,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呈阴性,这让他如释重负感到轻松了许多。
当金正洪再次来到血站,又检查了一遍结果还是阴性。虽然不知是哪一个环节上的失误,但他们还是告知:不能再献血。
为此,金正洪提笔给浙江省卫生厅写信,述说了自己多年来的献血历程,并渴望在这方面不要止步,以便为更多的人服务。
令金正洪没想到的,过了第二天,电话就响了起来:“你是金正洪吧,我们对你一直以来为发展我国献血事业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你继续做下去,只是你不能在义乌献血了,除此以外,你可以去金华、东阳等浙江省的任何地方献血。”
金正洪为省级部门的工作效率而点赞,也为他们的回复而兴奋。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第二天一早,金正洪兴致勃勃来到了金华中心血站,他刚走进血站的大门,负责采血的主任问:“你是从部队回来的金正洪吧?”
“你怎么知道?”
“你看,这不是你吗?”
原来,这位主任刚看过金华日报上一篇“英雄不会沉寂”的通讯。没想到,一会儿,他们不仅给金正洪献了花,还叫来了媒体记者。从此,金华就成了金正洪继徐州市后献血的第二个故乡。
2013年的春,金正洪接到金华市血站的电话说“周边县市兰溪发生特大车祸,急需要B型成份血。”时间就是生命,求援就是号令,金正洪没丝毫犹豫,放下手中工作,直奔血站。检查结果都合格,只是成份指标有些低,工作人员惋惜地说“这次你不能献。”
“为什么?”
“你的指标在要求的边缘,如果要采怕你身体受累。”
“只要能挽救他人生命,身体累点没什么,赶紧采吧。”于是,在金正洪的坚持下,包含着爱的暖流的血小板,传输到病人的身上,让生命得以延续。
“只要病人有需要,我随叫随到。”这是最令金华市血站工作人员感到温暖而又难忘的一句话。金正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论工作有多忙,只要血站来求援电话,他都会去为挽救病人献出自己的爱心。
也有人对此不理解,问:“金正洪,你是不是不献血就难受啊?”真让人啼笑,没有人因身体的血过多而难受的。也有人说“你那么热衷献血,应该获得不少报酬吧!”
对于这些,金正洪只是一笑了之,毕竟人们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想法也自然不一了。前些年,单位为鼓励更多的人去献血,是有补助的,但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比如,当年金正洪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徐州市给了370元奖金,他想也没想寄给了东海县李埝林场小学;在北京学习时献血400CC,学员队发了400元的营养补助,他又送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而金华市按照献血次数组织疗养他没去,血站给了1500元补助,他又寄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
令金正洪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他原来生活的城市徐州从1998年已实现了临床用血百分之百,一些地方也由原来临床用血占有量不到20%已提高到80%以上,无偿献血已成为社会的自觉行动。
如今,金正洪每年去金华献成份血2到4次,献血量近五万毫升。是献血总量较多的一人。他坚信:关爱生命从爱开始,献血不仅仅为社会,也是一种爱的储存,只要每个人去献一次血,真正的无偿也达到了,一旦家人需要用血也就不难了。
一本民情日记,记录的是对老百姓的那份真情厚意
2004年10月,金正洪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选择到365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对于找上门来办事的群众,他都会热情接待,热心相帮。
2007年8月的一天,金正洪的办公室来了一位小伙子,一见面小伙就泪水满面。
金正洪起身迎接,便让他坐下,倒上一杯水,安慰说:“不急,有什么事慢慢说,看我能不能帮助你。”
这名小伙叫陈兴斌,出生于江西。却一直在义乌。他述说了多年来想成为新义乌人的苦恼。原来,他爷爷奶奶是义乌新马路人,因上个世纪,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家里揭不开锅,爷爷奶奶就把6岁的父亲送到福建,从此在福建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当陈兴斌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后,从17岁就来到了义乌,后又与义乌人结婚。为真正成为义乌人他去过报社、电视台,也去过市民广场,但都没有解决他的户口问题。
“义乌是我的根,我深爱着他,可如果没有户口,我的小孩子上学就成了问题。”这是陈兴斌考虑最现实的问题。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金正洪为陈兴斌对故乡的热爱所感动,也为他面临的现实所同情。于是,他把这情况反映给公安窗口,让他们想想对策。在多个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按照在义乌打工的新移民政策,让陈兴斌园了做义乌人的梦。
这天一早,金正洪刚到单位,就在办公室的门口见到陈兴斌,他把一包笋干递了过来,感激地说:“金书记,感谢你帮助我圆了二十多年做义乌人的梦。这些笋干是爸爸妈妈江西老家带来的,你尝尝鲜。”
见陈兴斌满心欢喜的样子,金正洪打心里高兴,而对他的这份真心的感激又不忍心拒绝。于是,在送陈兴斌下楼时硬塞给100元钱说:“谢谢你的爸爸妈妈,笋我收下了,但这钱请你帮我买点水果,捎给他们,算我的问候吧。”
金正洪有一本随身携带的民情记事本,不论是在办事大厅、服务窗口,还是在办公室,只要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他都一一记录在册,并一一督导落实。
对于找上门的老百姓所反映的事,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是小事,但金正洪都会当成大事认真去解决,即使一时有难度也会做好解释工作。当碰到路途遥远的办事群众,他还会给他们30、50元的路费。
那天,来自上溪镇的张守生老伯,反映完事情已近吃饭时间了,金正洪因有事不能陪同就给了他100元钱,这位老伯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他说“我们来找你已增添不少麻烦了,怎么还好意思让你破费呢?”
“大伯,你找我是信任我,你就当走一次亲戚吧,现在吃饭时间到了,总不能饿着肚皮走吧。”
当看到张大伯接过钱离开时,金正洪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09年的5月,接连二次有办事群众反映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对此,他并不是找窗口一说了之,而时针对这种现象找原因。有的窗口人员调换频繁,影响了业务的开展,从而造成不能一次性告知,让群众不满意;有的因窗口忙对群众的咨询缺乏耐心;也有的缺少服务群众的意识,不能对办事群众一视同仁。针对这些,金正洪重点加强了投诉平台的建设,通过业务培训和重点督查,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围绕“服务群众”这一根本宗旨开展了“对内强素质,对外强服务”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从这后,服务中心针对服务态度差的投诉明显减少,群众满意率不断攀升。
五百多张汇款单,奏响一曲爱的奉献歌
2019年元月13日,金正洪收到一条来自江苏东海受助学生顾一平父亲的短信:金大哥,你寄给小女的1000元汇款已收到,谢谢多年的关心,让我们一家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我想给你寄些自家种的花生,你看这个地址可以吗?”
“不用客气!”
一句不用客气,既表达了金正洪的真情实意,又展现了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操。
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金正洪来到已延续30多年爱心助学的江苏省东海县李埝中心小学,当得知家住高埝村9组的四年级优秀学生顾一平因母亲患重病家庭生活困难,面临失学的危险。金正洪及时伸出了援手,当即给了学校6000元,让他们帮助困难学生。而顾一平作为结对学生,金正洪给予了特殊的关心,每年都寄去1000元助学款。顾一平也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除了刻苦学习,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帮家里干家务活。因学习成绩优异、又乐于助人,先后担任小学四、五、六年级班长。后考入东海县实验中学学习。在学习结束后,她都会抽空给金正洪汇报学习情况。去年寒假,顾一平用她父亲的手机发来短信:“金伯伯,这是我的奖状,以后我会加倍努力的。本来,打算寄明信片,可东海邮局现在没有明信片,所以给你发条短信。祝您2018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会学习你乐于助人的精神,好好学习的。”
2018年8月1日,顾一平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商城义乌参加“警卫连善爱团队庆‘八一’爱心结对活动”,当从义乌的爱心人士王健芳手中接过爱心红包时,她充满感情地说“义乌的金伯伯鼓励我立志成才,而义乌的爱心阿姨让我懂得怎样做人。今后,我一定不忘义乌之行,立志成才,回报社会。”
为“希望工程”捐款金正洪已坚持了30个春秋,汇款单已积了厚厚的一摞,足有五百多张,成为全国为“希望工程”捐赠次数最多的人。
1993年的夏天,已为“希望工程”捐赠3个年头的金正洪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得知宁夏西吉学生张伟,从小失去父爱,家庭生活困难且面临失学的可能。于是,他立即写了一封信鼓励张伟继续上学并寄去100元钱。几年来,金正洪一直坚持为他寄去学费、衬衣、棉衣、解放鞋等。1998年底,正在西安政治学院学习的金正洪又乘车千里来到张伟所在的西吉县。
这里人烟稀少,长年缺少雨水,干旱让当地的百姓,视水如宝。据传这里的人一生少有洗澡,更不用说洗脸了。
当金正洪风尘仆仆出现在张伟家的门口时,八十多岁的姥姥激动得紧握他的手,禁不住泪流满面说:“天气这么冷。这么远还来看我们,叫我怎么感谢”。
金正洪急忙安慰道:“大娘,快别这么说,有什么难事你说,我会帮的”。
张伟所在的城关小学是宋庆龄基金会募建的,和张伟一样这里的贫困学生很多。如今,张伟同学小学已快毕业。
西北之行,让金正洪的感触很深,尽管那里的土地比较贫瘠、荒凉的黄土高坡上也见不到一点绿色、但他深信、只要我们见微知著,西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有位诗人这样说过:生命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我们踏实进取,用热情真诚去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社会环境,那么,新世纪的曙光会更加绚丽多彩。
通联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河滨之城(水澜轩)13-7-702室
联系电话:应元亮1380679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