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青春期健康知识(连载)B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18  已读:838 次  文章来源:


青春期健康知识(连载)B

 

【编者语】近日,又收到一位资深健康专家、科普作家发来的二万多字的《青春期健康知识》。全文用科普手法,通俗易懂的讲述“青春期健康知识”。现分四节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今天刊发《第二节  青春期心理健康》。同时,也请读者反馈你的建议和意见。

 

第二节  青春期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

概而言之,青春期是从有依赖性的童年期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成年期的过渡时期,心理发育相对生理发育缓慢,使得青春期学生身心发育处于非平衡状态,在他(她)们身上常常表现出似成熟又不成熟的言行举止,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亟需得到家长、老师和医务工作者们的悉心帮助与专业指导。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独立意向的发展:青春期 “成人感”出现是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他(她)们开始要求有“隐私”和自己独立的空间,希望家长承认和尊重其“隐私”要求,渴望与成人建立相互平等的关系。如果以上愿望得不到成人认可、甚至被忽略或粗暴压制,极有可能令他(她)们反感、生气甚至离家出走。

2、自我意识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他(她)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注重通过他人评价尤其是同辈群体的评价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初步形成了心理上的成人感和自尊心,有时还常常夸大自己的情绪感。

3、自我评价趋于成熟:到了青春期的后期,经过了独立、反抗和孤独过程的考验与洗礼,已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理想我与现实我、他我与自我、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对立,开始客观地、理智地评价自己。

(二)认知发展

由于大脑生理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扩大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青春期学生认知能力获得显著发展,可以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他(她)们的感知活动已相当精确,有意义记忆的运用能力越来越强,能更多地运用理解识记的方法,能正确掌握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是仍然经不起外界因素的诱惑而盲从。

(三)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发展也叫社会性发展,是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交往技能等,进而能使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

青春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辈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独立性和人际关系处理上。民主、宽松但又不放任自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使其成为既敢于创新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则可使子女丧失自信、胆小依赖或攻击性过强;放任自流则有可能让人畸形发展甚至误入歧途直至走上犯罪。

同伴关系是青春期学生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信任同伴已胜过信任老师和家长,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相互影响。青春期学生的同伴关系既有激励、制约、示范、引导等效应,也可能带来误导、教唆甚至经不起外界不健康因素诱惑而盲从。父母(长辈)和老师一旦发现他(她)有异常,一定要主动及时引导和教育,科学沟通,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性心理的发育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对两性身体外表的差异,不仅十分敏感和关注,而且有时会表现出好奇与不安。他(她)们此时有着对性知识的渴求;他(她)们的性意识一般会经历从对异性的疏远、好奇逐渐转化到一种朦胧的眷恋、向往和接近的发展过程。家长和学校(包括社会组织)应主动及时给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使他们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性冲动,避免有害性健康与安全的过早性行为发生。

1、性兴趣和性冲动的产生:女生多发生于女性乳房、卵巢、子宫开始发育和月经初潮来临之际,男性则多产生于睾丸发育、阴茎开始增长和首次遗精期间。不良(黄色)书刊、影视、网络、异性密切接触等,青春期男性会有阴茎自发勃起、心跳呼吸加快等,而青春期女性则会出现心跳加速和阴道分泌物增加等情况。性冲动可以一触即发,也可以延缓激发,还可以通过人的自控能力而缓解。

2、性幻想: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时对异性爱慕比较强烈,但又不能“随心所欲”,于是只能通过大脑虚拟出自己与所爱慕异性在一起的场面(景)。性幻想是一种心理补偿和青春期心理需求的合理宣泄,是学生性逐步成熟的自然现象。

3、性梦的出现: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的在睡眠时会出现与性爱有关的梦,这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也是性成熟的表现之一。性梦的产生与性刺激、欲念、幻想和曾经有过的性体验有密切关系。男性多以阴茎勃起、射精而结束性梦,女性则以阴道分泌物增多、短暂的盒底肌肉反射性快感收缩而结束。

二、青春期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与应对策略

1、疲惫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如果睡眠(休息)不足(欠佳),再加上课业负担重和学习方法不对,极有可能产生身心疲惫甚至厌学、逃学等。为此强烈希望学生及家长要注重青春期学生的科学休息和充足睡眠,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进行针对性改变,不断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要遵循大脑活动规律学习相应的科目。

2、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主观体验。青春期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人际交往方面,主要由于自信心缺乏、对考试结果看得过重、人际交往能力欠佳、自尊心过强、认知障碍等因素引起。

当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是坏事,中等(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警觉、提高斗志;而无焦虑或过高焦虑则不利于学生学业完成和考生水平的发挥。考试焦虑是许许多多青春期男女生的痛,下面提供几招能有效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是客观估计,认真定位;

二是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三是认真复习,合理安排;

四是考前要吃好休息好;

五是优化情绪,增强自信;

六是做好准备,从容上场;

七是培养信心,学会放松。

3、抑郁

抑郁是青春期学生(尤其是女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自卑、失眠等主观体验。心情持续低落、苦闷、沮丧至少两个星期,且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要紧惕患有抑郁症。

性格内向孤僻、不爱谈吐与交往、多疑多虑、遭遇意外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理想效果时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学生抑郁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兴趣尽失、缺乏活力、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甚至失眠等。

要避免青春期抑郁,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断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认知方式;其次要增强自信,学会包容;再有要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学室外活动与体育锻炼;还有要有意扩大人际交往,多与他人沟通、适时倾叙心中烦恼等,必要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专科医生诊治。

4、易怒

易怒是对各种轻重不等的事容易出现常人难以理解的发怒等情绪反应倾向。容易发怒是青春期学生中常见的一种负面(消极)心理问题(现象),对人的身心健康明显不利,更不利于平安校园建设和家庭关系和谐美满。

易怒大多与个性基础与错误认知有密切关系。为了有效控制青春期学生发怒,以下方法值得一试:一要从小诵读《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中华传统经典,真正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二是凡事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三是要懂得宽容,强化抗压训练;四是善于宣泄与转移郁积在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

5、冷漠与孤独

冷漠属于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对他人和周边事物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青春期冷漠往往与个人经历、个性特点有关,其内心往往隐藏着很大的痛苦和孤独。而孤独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无效性或不满足的一种情绪体验,与个体各种各样不成功的认知或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要克服冷漠、解除孤独,首要任务是改变自我认知,正确评判他人;其次要勇于敞开心扉,主动走出自己的情感世界;还有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最后要加强学习、提高技能、不断努力融洽人际关系。

6、挫折  

挫折是指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遇阻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它广泛的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青春期学生由于心理抗压能力不强,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学习问题容易导致挫折,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被人误解等不良心理刺激也会产生人际关系挫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感情挫折等皆有可能发生。

挫折往往是导致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诱因,就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培养抗压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能,帮助学生暂时缓解消极情绪,减轻内心不安;二是主动接受生活锻炼和挫折磨练,获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三是学习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善于沟通、善于幽默、善于化解矛盾,通过放松、冥想、暗示等调节方法提高抗挫折能力;四是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寻求同学、老师、朋友、家人等社会支持。

7、青春期叛逆(逆反心理)

当前,在青春期少男少女人群中,逆反心理已呈现出一定的“流行趋势”,特别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尤为突出。所谓青春期叛逆(逆反心理)是指当他(她)们的思想意志和需求与家长(包括老师)或所处的环境不相符时,会对家长或老师的意志、语言、行为或环境中某些事物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进而做出一些与之相悖的行为或语言。该心理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他(她)们的生长发育和激素水平非常旺盛,而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情绪的稳定性比较低。

逆反心理过度(过大过高)会导致语言与行为障碍,常见危险表现为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整体素质提高、影响儿童人格发展发育并影响其正常社会交往等。若想有效预防逆反心理危害的发生,心理专家建议:

第一,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学习和掌握孩子处在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才能沉稳不乱地跟自己的孩子友好相处、“化敌为友”;

第二,从幼儿直至小学期间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加强和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第三,家长和正处于青春期子女要共同做好有效的双向沟通,要多倾听;

第四,家长要先改变心态,有时候冷处理比说教好,而孩子方面则应学会理解、宽容和自我控制。

8、青春期综合征

青春期综合征是以容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用脑困难、学习效率低、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缺乏、肢体发冷无力、精神易兴奋、神经易过敏、全身酸痛等衰弱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生理症状,可使人免疫力降低,可并其它疾病,影响学生正常学、身心健康和生活,必引起足

目前,在欧美国家不再做出此病症断,而我国多数学者认为青春期学生以生理和心理失衡主要表的病症是客存在的,但在断上避免大化。要通过针对病因、正确认识和接自己、学会科学用,避免劳动过度、大人交往范,加体育锻炼、做好学生心理保健等合措施进行防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