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是一门艺术
陈福民
编者按:2013年元月19日下午,应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之约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科幻创作研究所秘书长、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陈福民先生,前来参加2012年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年会的同时,作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现依据陈先生的PPT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科普创作不同于文学创作
科普创作既有它的针对性、可读性和鼓动性的特殊性,又有科普小品的“三性”。要是说思想性和科学性是科普创作的生命,那么,文艺性就是它的“脸孔”的形象。
1.从你的脸孔在哪得到的启示
一本科普书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开头:记得我六岁的时候,姑姑问我一个怪问题,“你知道你的脸在哪里吗?”
我想这还不知道,手朝脸上一指说:“这不是嘛”。可是,她摇摇头说:“那是鼻子”。于是,我把手挪了个地方,可是她说:“那叫腮帮子,不是脸”。我窘住了,在自已的脸上居然找不到脸,真奇怪了。最后,终于想到了以攻为守,反问起来:“那,你的脸在哪儿呢”?姑姑笑了,说:“把我的鼻子、腮帮子、嘴巴、眼睛……放在一起,就是我的脸”。
“我恍然大悟,知道了什么是脸!”
这本书的书名叫《帮你学集合》。作者用了一个形象而绝妙的故事,把一个研究集的运算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集合的概念揭示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一下子就看清这门陌生的科学知识的“面孔”和形象。
这一关于“脸孔”的故事也启示我们:科普创作向读者介绍的往往都是新的科技、新的概念、道理、规律,都是读者本来陌生的东西;要使他们通过阅读你的科普文章,将众多科学概念的事理弄清楚,很快地熟悉起来,就要巧妙地亮出“脸孔”来,使他们感到平素生活中常常碰到的那样熟悉、亲切,从而使科学技术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中,得到充分而又深入浅出的揭示。
这张“脸孔”就是运用形象思维使科学技术知识通俗化。
二、要悉心编写好科普文稿
科普文稿不同于文学及其它科技论文,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入入胜。这里介绍它的写作方法。按照科普小品文的结构来说,一般可分凤头、猪肚和豹尾三部曲,也叫三段法。而我这里还要添上一个“美目”,是为了张扬科普小品的拟题。
1.美目
所谓“美目”,也就是命题,是说科普小品的题目犹如“美目明眸”。文题如文眼,凝聚了文章的精、气、神,顾盼生姿,尽显风流。科普文章标题要新,要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具体地说,标题设计有“五字”诀:新、奇、趣、疑、妙。
2.凤头
“凤头”是说文章开头“起势平,入题快,叩题巧,语简练”,在“小”、“巧”、“美”、“引”上做文章,即“俏眉细处平引入”。
3.猪肚
“猪肚”是说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要求“精选材,多角度,有层次,重细节”。丰富是“多”的意思,但并不是指大杂烩,而应该是“围绕主题、群英荟萃”,“万绿点红、尽情绽放”。
4.豹尾
“豹尾”是说文章的结尾简短,收束有力,“如爆竹,戛然止,振耳目”;“扣文题,生新意,贵含蓄”。科普文章的结尾也像文学创作一样要令人回味无穷。
科普文稿写作的决窍:可用个4字来概括:“起、承、转、结”。
“起”。万事开头难。写好一篇演讲稿,首先写好开头。文章“起”始,应当明确科普文稿主旨,说明想要闸述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讲这一问题?还要给人一个悬念等。
“承”。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科技发展,国内外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对所要讲的问题进行了哪些深入而细仔的研究和探讨。因此,为了避免实践和精力上的浪费,将问题推向深入,有必要在闸述自己观点和问题要害之前,总结和回顾一下前人的经验和成果,或自己特别注意的新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提示听众问题的关键所在,方便后面的问题介绍。
“转”。经过上述介绍,你要讲的重点已经明确,读者已经对你想要说明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转入对自己观点的论述,使用较多的篇幅和时间以及较详尽的语句对你要说明或探讨的问题进行讲解。
“结”。最后,进入科普文稿的结尾阶段。为了使演讲有始有终、结构合理,应当注意在最后再次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有时,也可以指出这个课题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鼓励大家学习文稿主题的精神,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做好它。应当注意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学习诗词中的起、承、转、结。
纳兰性德的《蝶恋花》上阙: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三、科普创作的技巧
1.开头要精彩
科普创作要获得成功,其文稿的开头非常重要。文章开头最难写,同样道理,科普文稿开场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文章的开头让读者就对你的文章内容不感兴趣,读不下去了,那后面的文章再精彩也将黯然失色。
因此只有匠心独运的开头,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阅读气氛,在瞬间里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整篇内容的阅读顺利地搭梯架桥。
2.要始终吸引住观众
“科普创作三要素”的思考。科学普及的三要素是指: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而根据科普创作的特点,是“科普小品艺术性”占主导作用。
有人把科普小品艺术性的三要素定位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但实践证明,作为科普创作就应该倒过来,把趣味性放第一,因为专家做报告、写论文,科学性和知识性必定有保证。但要把科学知识写得别人爱看又看得懂,没有趣味性是不行的,不管对象是大人、小孩、教师、学生,还是干部甚至于非本专业的专家,都应该把趣味性放第一,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引人人胜,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把科普创作顺序倒过来写,“故事领先,兴趣第一,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就是科普逆向创作的要点,而且一试就灵。“科普就是讲故事”。
3.要打动读者
好的科普文章必须读之受益,打动读者。想使文章打动读者,首先创作者自己要被打动。只有当创作者对创作的内容十分熟悉,并把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科学家的崇敬等感情融入创作之中,才有可能使读者受到感染。
一位古罗马诗人曾这样说过:“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听众的心,那就是向他们展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动。”科普文稿无论其内容是给人知识,还是给人思想,但最终都必须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启迪。历史上凡是成功科普作品无不是催人向前的进行曲!
结语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