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知识03
【编者语】近日,收到一位资深健康专家、又是科普作家发来的二万多字的《青少年健康知识》。全文用科普手法,通俗易懂的讲述“青少年健康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如何让花季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是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现分四节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今天刊登《第三节 学生常见病防治》。同时,也请各位反馈你的建议和意见。
第三节 学生常见病防治A
一、近视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将关系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最近,教育部、国家卫建委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向全社会普及近视综合防控相关知识十分必要,防控青少年近视刻不容缓。
(一)近视的概念
当人们的眼球处在调节静止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物体)经过眼的屈光组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之后,焦点(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我们称之为近视眼(近视)。
近视眼属于屈光不正,是一种视力缺陷。它按近视度数高低可以分为低度近视(即300度以下)、中度近视(即300~600度)和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三大类。
(二)近视的成因
近视可能与以下诸多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多项研究证实,父母双方都近视时,其子女患近视的概率要比父母非近视者高;父母患近视度数越深,其子女患近视的概率就越高;尤其对于600度以上的近视者,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似乎起决定性作用。
2、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后天环境因素可直接影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用眼距离过近:正常(科学)读写距离应是30~35厘米。
(2)用眼时间过长过度:主要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所致,使学生的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还有电子产品使用过度引发视频终端综合征。
(3)其他一些不良用眼习惯:在照明光线弱的或阳光直射环境条件下阅读写字,边走边读或在动荡的车船内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玩手机;户外活动严重不足;阅读写字姿势不正确;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
(4)营养因素:挑食、偏食、膳食品种单调不均衡,可造成青少年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摄入不足或者失衡,会导致眼球巩膜组织的硬度下降,促进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食用过多甜食也可能促进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3、其他因素:早产儿及出生低体重儿更易发生近视;开灯睡觉会使宝宝更容易患近视;睡眠不足可造成第二天精神不振,加重学生用眼负担,促使近视发生。
(三)近视的常见表现
1、视疲劳:视疲劳是近视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眼睛发胀发酸和头痛等。
2、眯眼睛、揉眼睛:眯眼睛时眼睑对角膜会产生压迫作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视力有所提高。如果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经常眯眼睛、眨眼睛、揉眼睛,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歪头或近距离观看,说明孩子的眼睛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3、裸眼视力下降:裸眼视力是指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不少近视学生首先出现需要坐到课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或投影内容的迹象。
4、眼球外突。
5、大瞳孔。
6、飞蚊症:患者往往感觉眼前有一两个像蚊虫一样的黑影,随着眼球的转动飞来飞去,属于高度近视的一种并发症。
(四)近视的预防
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卫生、教育、广电、体育等部门多管齐下,但归根结底还得靠学生家长和孩子自己行动起来,具体策略与措施简述如下:
1、早发现、早检查、早干预是一项基本原则。越早发现,越早采取干预措施,孩子的视力受损越轻,视力保护也就越及时。
2、增加户外活动是最简单可行的好办法。专家普遍认为,户外阳光对近视防控至关重要,户外活动少是造成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和老师应该让孩子课间到室外阳光下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家长们应多留意,引导孩子体育锻炼时让他们有意识地训练同时看远和看近的目标,提高其眼睛看远和看近调节的灵敏度和幅度;希望更多孩子为了视力健康告别“宅生活”,回归大自然,或极目远眺,或仰望星空,沐浴在阳光雨露中,不要让视力“输在起跑线上”。
3、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应合理、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学校应精心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积极预防“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发生;家长在家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孩子每次使用视频终端20分钟要连续眨眼20下,或远眺5~10分钟,以期放松眼睫状肌、缓解视疲劳。
4、学校和家长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业负担。
5、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教育引导孩子不要在走路、吃饭时、躺在床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和电子产品;监督并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孩子时刻做到“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保持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的基本要求;强调读写连续用眼(看近)30~45分钟后,应自觉做到休息或远眺5~10分钟;同时倡导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以上规范的眼保健操。
6、日常学习生活中要保证:(1)充足睡眠(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2)合理膳食,多吃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等,均衡营养;(3)少吃甜食。
7、学生每个学期应定期检查视力,一旦发现异常要尽量到正规医院眼科接受规范诊断治疗,避免因不正确的验光配镜导致近视加重。
(五)学生配镜须知(基本常识)
1、专家建议:对于近视而言,预防才是最为关键的;但就目前的诊疗水平而言,学生眼睛近视了是无法逆转的,因此如果孩子真的近视了,佩戴眼镜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发展更是他们提高视力、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首选。
2、学生配镜的基本原则:一是清晰,二是舒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持久地戴上眼镜。
3、眼科专家强调,孩子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要恰当,一般不主张低矫;对于有些高度近视或近视伴有散光(尤其是散光度数比较高的孩子),则可以考虑适当低矫,2~3个月复查后根据情况再做调整。
4、对于大多数儿童脸部发育变化大、活泼好动,所配镜架要以不易移位、断裂、安全为前提;学生还是建议选用光学树脂镜片为佳,通常情况下专家不推荐青少年使用渐进多焦镜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5、屈光不正的孩子应该在眼科医生、验光师医学验光以后,及时进行专业的配镜,一般不建议在眼镜店直接验光配镜。
6、用眼卫生习惯不好、不能坚持戴镜、配镜不科学等诸多因素影响,孩子佩戴眼镜后仍有近视度数加深的现象发生,专家建议学龄儿童至少6个月复查一次眼镜的度数,如果有较大变化必须及时调整。
二、儿童肥胖(学生肥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儿童青少年近30年来肥胖(本书以下简称儿童肥胖或学生肥胖)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及家长并不了解和掌握肥胖相关知识,不清楚怎么预防超重和肥胖,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科学减轻体重或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因此,向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老师普及肥胖相关知识十分必要。
(一)肥胖的定义与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的累积。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按病因不同,肥胖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中的95%属于单纯性肥胖;根据全身脂肪组织分布部位的不同又可将肥胖分为腹型肥胖(又称向心性肥胖)和周围性肥胖。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儿期、学龄前期(5~6岁)和青春期最为常见。肥胖儿童性发育较早,身高常略低于正常伙伴,常伴有心理上的障碍。它不仅影响儿童健康,而且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人,与众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关。据全国专业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大约每4个男生中就有一个是超重或肥胖,每8个女生中就有1个是超重或肥胖,另外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比例增长明显加快。
(二)儿童肥胖的判断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在应BMI作为超重、肥胖的评价方法之前,此方法是筛查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最常用的方法。我国1985年前制定了儿童身高标准体重,2002年国家教育部对此进行了修改和重新制定“均值+10%”范围内属于正常体重;若大于10%~20%,属于超重;超过标准值20%~29%,属于轻度肥胖;30%~49%,属于中度肥胖;大于等于50%,属于中度肥胖。由于身高标准重法不考虑年龄因素,因此有可能将生长迟缓的儿童判断为正常儿童。
2、体重指数(BMI):又称为体重指数,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其计算方法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计算出的BMI,我们可以查阅下面表1和表2,来判断学生(儿童)是否肥胖。
表1:中国7~18岁男孩营养状况判定的BMI标准 | ||||
年龄(岁) | 消瘦 | 正常 | 超重 | 肥胖 |
7~ | <13.9 | 13.9~17.3 | 17.4~19.1 | ≥19.2 |
8~ | <14.0 | 14.0~18.0 | 18.1~20.2 | ≥20.3 |
9~ | <14.1 | 14.1~18.8 | 18.9~21.3 | ≥21.4 |
10~ | <14.4 | 14.4~19.5 | 19.6~22.4 | ≥22.5 |
11~ | <14.9 | 14.9~20.2 | 20.3~23.5 | ≥23.6 |
12~ | <15.4 | 15.4~20.9 | 21.0~24.6 | ≥24.7 |
13~ | <15.9 | 15.9~21.8 | 21.9~25.6 | ≥25.7 |
14~ | <16.4 | 16.4~22.5 | 22.6~26.3 | ≥26.4 |
15~ | <16.9 | 16.9~23.0 | 23.1~26.8 | ≥26.9 |
16~ | <17.3 | 17.3~23.4 | 23.5~27.3 | ≥27.4 |
17~ | <17.7 | 17.7~23.7 | 23.8~27.7 | ≥27.8 |
18~ | <18.1 | 18.1~23.9 | 24.0~27.9 | ≥28.0 |
表2:中国7~18岁女孩营养状况判定的BMI标准 | ||||
年龄(岁) | 消瘦 | 正常 | 超重 | 肥胖 |
7~ | <13.4 | 13.4~17.1 | 17.2~18.8 | ≥18.9 |
8~ | <13.6 | 13.6~18.0 | 18.1~19.8 | ≥19.9 |
9~ | <13.8 | 13.8~18.9 | 19.0~20.9 | ≥21.0 |
10~ | <14.0 | 14.0~19.9 | 20.0~22.0 | ≥22.1 |
11~ | <14.3 | 14.3~21.0 | 21.1~23.2 | ≥23.3 |
12~ | <14.7 | 14.7~21.8 | 21.9~24.4 | ≥24.5 |
13~ | <15.3 | 15.3~22.5 | 22.6~25.5 | ≥25.6 |
14~ | <16.0 | 16.0~22.9 | 23.0~26.2 | ≥26.3 |
15~ | <16.6 | 16.6~23.3 | 23.4~26.8 | ≥26.9 |
16~ | <17.0 | 17.0~23.6 | 23.7~27.3 | ≥27.4 |
17~ | <17.2 | 17.2~23.7 | 23.8~27.6 | ≥27.7 |
18~ | <17.5 | 17.5~23.9 | 24.0~27.9 | ≥28.0 |
3、中国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盘。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设计,按照评价盘上的使用说明,可以更快的判断7~18岁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三)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青少年(以下简称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否出现肥胖决定于个体对环境因素作用的易感性,而行为和环境因素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遗传因素: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肥胖遗传度约占20%~40%。双亲均为肥胖,其子女有70%~80%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子女中有40%的人肥胖。
2、饮食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能量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制品和西式快餐等是儿童肥胖的重要诱因;而多吃能量低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则有利于减肥;长期饮用含糖饮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并可能导致其超重或肥胖的因素之一;不吃早餐,晚餐前加餐、吃饭速度过快、喜欢吃零食、服用一些不必要的保健品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与儿童肥胖具有直接关系。
3、体力活动相关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学生乘车上下学比例越来越高而骑车或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因学业负担过重、花在视频终端(电视、电脑、手机等)时间过长等导致户外活动少、身体活动不足、静态活动增加是导致肥胖高发的重要潜在危险因素。
4、其他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饮食习惯、育儿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进食行为;儿童剧高峰时段播出的食品广告中多数为高脂肪、高糖或高盐食品,常吃有可能导致肥胖;儿童睡眠时间减少与体重的增加有关。
(四)儿童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约50%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超重、肥胖儿童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5倍;儿童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肥胖是影响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危险因素;儿童超重及肥胖还易引发儿童哮喘和睡眠呼吸障碍;肥胖也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会给骨骼肌肉系统带来过度压力,容易导致骨骼、肌肉和关节的损伤;肥胖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中已很常见,并且对儿童的认知及智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儿童期肥胖还可增加成年期某些疾病(包括癌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五)儿童肥胖的预防
为了推动儿童肥胖防控工作。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疾控局发布了《中国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强调要从小培养儿童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积极进行身体活动。
1、孕妇在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强调母乳喂养;家长不要把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幼儿行为的手段。
2、父母肥胖者应定期检测孩子的体重,以免儿童发生肥胖;孩子要努力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
3、正确认识肥胖,家长、亲属要摒弃“肥胖是喂养得法、越胖越好”的陈旧错误观念。
4、超重及肥胖儿童应由专业医师给予个别指导并鼓励双亲参加,并持之以恒地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每天要减少肉类、脂肪类食物的比例,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比重。有氧运动是有效控制儿童肥胖的法宝之一,具体方法可参照本书相关章节。
5、努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静态活动时间,尽量多做其他身体活动(如每天步行上下学、爬楼梯、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