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诗会》作品展播32
枣林诗会移至福田,诗意荡漾南枣非遗馆
王曙光
金秋季节,义乌的枣儿熟了,每棵枣树宛如一个个挂满商品的店铺,片片枣园仿佛是一期期商贸城。今天上午,地处国际商贸城的福田街道陶界岭村文化礼堂南枣非遗馆诗意浓浓,来自全市各地文朋诗友赶往这里,吟诵枣乡;与四乡八邻的乡亲们一起,品味枣文化的诗情画意,聆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赞颂。
众所周知,义乌有三宝:红糖、火腿、南蜜枣。每逢产枣时节,枣挂枝头,孩子嬉闹追逐,枣农们忙碌着采摘,枣儿飘香,笑意写在脸上;加工南蜜枣炉火旺儿,四周散发出甜甜蜜蜜的味道。就如诗人杨延春诗中所写:“远方的客人啊,因为心生欢喜;枣子熟了,因为枣子熟了。就连吹过脸庞的风,淋在货车顶上的雨,也是有重量的……”
福田全宅老枣园、南蜜枣非遗传承基地——同心乐农庄、陶界岭村文化礼堂南枣非遗馆……福田街道的枣产业发达,美丽乡村处处呈现。主办方的福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郑亚明致词,称福田人杰地灵,当代的“义乌上河图”,是“一片富有诗意的土地”。这里地处“国际商贸城”,辖区内有义乌港、义乌金融商务区;有古驿道,古商埠;更有义乌“扫盲先驱”赵平生、著名作家王西彦……承载着悠远厚重的人文印记。
义乌作家协会会员、义乌市科协主席陈炫华的一首《枣农,枣乡》,声情并茂,将枣农的丰收喜悦,以及义乌一大批枣业核心代表的创业历程精巧地融入诗中。这些年,市科协十分重视义乌枣产业的发展,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一一给予扶持。于是,他在诗歌题记中所写:“目前,义乌种植枣林四千亩以上,枣农超百户。我心飞扬,为他们赋诗、歌唱。”
“第一抹朝霞里,农庄醒来,园中枣树醒来……”“不因贫瘠自成林,百转虬根石隙深……”“南枣,故乡的南枣,你是牵引着游子的情丝……”《枣儿香》(姚祎)《咏枣林》(骆春英)《久违的枣林》(刘俊义),一首首咏枣诗文,或由诗人自创自诵、或由朗诵协会会员代为吟诵,在现场自由发挥,激情四射,随着枣香飘溢在远方。
瞧,身着汉服的义乌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楼立剑出场了。“南枣之蜚声,莫若义乌。方寸玲珑,每盈握而摇响;万千沟壑,似玉老而非枯……”一首400余字的《义乌南枣赋》,朗诵起来,铿锵作响,韵味无穷。楼立剑告诉我,改革开放初期,他才十四五岁。村里种有大片枣林,他家里就承包过枣林,还做过蜜枣。每每想起,记忆犹新。激情所致,便创作了这首《义乌南枣赋》。
接着,金华市级剪纸非遗传承人余军进,向福田街道办事处捐赠了他的剪纸作品《枣丰收》。画面上,孩子爬上枣树,敲枣、捡枣的场景,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方言歌曲《人在路上》、婺剧三请梨花选段《巡营》、大合唱《陶界岭之歌》,各路演唱好手陆续登场,将义乌第二届“枣林诗会”的表演气氛推向高潮。
几千年岁月,蕴蓄了义乌丰赡富饶的文化积淀,也包括枣树、桃树、樟树、乌桕林……那是鲜亮的绿,那是生命的绿,一直深藏在人们的记忆中。“别有风怀忘不得,夕阳红树照乌伤”,这便是家乡的一大景观。
我觉得,义乌从来就不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地方,也许缺少的是深深的挖掘和细细的体味。